Member-only story
金庸死了。
少年時候,也曾沉迷過好幾年武俠小說。準確來說,因為電視劇、電影、電子遊戲等周邊產品,我沉迷過的,只局限於金庸武俠小說。
我迷上那曲折的情節、利害的武功、華麗的招式名稱。我亦投入英雄成長、打倒壞人、抱得美人歸這種RPG公式故事。每年暑假,總會挑選其中兩三部小說重讀一遍。後來,隨著年紀漸長,感受過社會種種不公與不義,我對武俠世界的幻想也同告破滅。中五以後,一頁金庸也沒有再讀過了。
最令我反感,是男主角們的設定。他們不是武俠界中的富二代(例如段譽,一開始就是人生勝利組。張無忌,雖自幼父母雙亡,但叔伯眾多,粒粒皆星,群星拱照);就是中六合彩的幸運兒(例如令狐沖,先遇上隱世高人、再遇到黑道大小姐)。平凡那幾個(例如郭靖、韋小寶),人生路上起碼都要碰上幾個貴人傾力扶持,就算最倒霉的狄雲,最蠢的石破天也不例外。
金庸筆下的英雄主角,彷佛是一個又一個靠家底、靠關系、靠人脈上位的故事。今時今日在報紙娛樂版名人版,一眾富二代/官二代/星二代如何「成功需父幹」(但又堅稱靠自己努力),我們難道還見得少嗎?至於默默耕耘,做實事,有實力,沒有極大運氣,未能在路上遇上貴人、撿拾秘笈寶物那一批,在書中往往淪為配角,替人抬轎、犧牲自己、甚至為世所逼,被作者描繪成反派,最後死有餘辜,實在令人洩氣。
金庸塑造一個又一個富二代英雄,企圖透過奇幻跨張的武俠世界,以一個「易入口的」包裝,叫人認命,引導讀者接受現實社會中,因階級差異造成的不公不義。這種書多看無益。
p.s. 英國J.K.羅琳的〈哈利波特〉骨子裡都一樣:魔法界富二代與兩個傍友,持住自己家底、背景,到處搗亂闖禍,最後成為救世主的「冒險」故事,我同樣討厭。
(2018–10–31)
傳送門:西米Go昔日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