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【踢爆「新移民沒有佔用好多社會資源」之謎】

西米, Go!
3 min readMay 7, 2019

--

自九七年主權移交開始,中國批出單程證配額每日上限一百五十個,等於每年容許五萬五千個中國人移民香港。數數手指,呢二十二年,香港已經收容接近一百二十萬個新移民,佔整體人口兩成。上面既數字,仲未計經其他途徑落黎架喎,例如咩優才/專才計劃、做資本投資者、打工、讀大學、雙非、單非……。香港政府話就話歡迎全地球人申請,其實係人都知,咪又係只吸引到普通話人過黎。

傳送門:騰籠換鳥政策,張建宗已宣之於口

資源有限,人多左咁多,自然唔夠分。社會上已經有唔少聲音,反對繼續容許日日百五個落黎爭飯食。之但係,以林鄭月娥為首既高官、親中政客、與及各個靠食政府補貼以支援新移民既社福團體就反駁,唔關新移民事,佢地成日引用統計數據,聲稱佢場佔用既資源比例上唔多咁話。點解,官方數字,同本地香港人所見所感(例如排公屋/去公立醫院睇醫生既輪侯時間、新落成公屋/社署撞口撞面都係唔識講廣東話既人)有咁大落差既呢?

嘻嘻!問題原來出自「新移民」既定義度。究竟,咩叫「新移民」呢?一般人可能會話:九七後由中國落黎果班人都算係、一聽到佢既口音就知道係……。但是,香港政府以「居港未滿七年」為界,一旦居港夠七年,就唔再被歸類為新移民。

咁樣,係政府眼中,新移民人數既上限,咪永遠都keep係三十八萬(150人/日 x 365日 x 7年)!以今日為例,統計署只會計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最近七年落黎既中國人做新移民。2012年前落黎既,就算仍然食緊綜援、排緊公屋未上樓、爭緊學位、用緊公立醫療……全部唔計。

睇到呢度,心水清既朋友,係咪發現弔詭之處呢?

隨住時間過去,一批又一批新來港中國人,會自動被各政府部門/調查機構剔出新移民行列。呢班人唔單止會係各種針對新移民既統計(例如「新移民領取綜援人數比例」)上消失,仲會由分子變成分母(因為變成整體人數既一部份)。分子keep住三十八萬不變,分母就逐年增大。結果,出現越黎越多呢類人拎福利,百份比反而逐年下降呢個奇怪現象。

唔怪得班林鄭月娥、羅致光、張超雄、施麗珊等等既得利益者,可以振振有詞咁用「數字」去駁斥「社會問題源自新移民」啦。鬼咩,佢地憑住「三十八萬 / 香港總人口」呢個只跌不升既比率去fake人,製造新移民佔用乜乜物物越黎越少既假象嘛!

傳送門:【清退低端,人人有責】

p.s. 呢排醫護人員群起鬧爆政府,話公營醫療系統爆煲既主因係新移民。等多陣啦,近年大學經non-Jupas收既中國醫護學生越來越多。過多幾年,儲夠人數,政府先至大幅增加資源去益呢班中國人以討好中共都未遲。

傳送門:【禁忌/紅線】高樓價既根源:每日150個單程證。

#數字會講大話 #新移民 #中國人

(2019–5–3)

傳送門:西米Go昔日文章2019

傳送門:【一文看清】點解「恐怖襲擊」次次都同「穆斯林」有關?

傳送門:係香港,有得排隊既地方,就會見到南亞人身影

--

--

西米, Go!
西米, Go!

Written by 西米, Go!

西米,香港土生土長八十後。鐘意寫文多過selfie;鐘意睇字多過睇圖。夢想有一日搵夠水腳,出走到文明之地,是為「西米,Go!」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