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「香港鋼筋屈紮業工商聯會」副會長梁曙光正着手,改善行業畀市民既印象。佢計劃向建造業議會申請,幫紮鐵師傅改返個專業啲、型啲嘅名:
「唔好再叫我紮鐵佬,叫我『鋼筋屈紮技術員』,再做落去『鋼筋屈紮師』不好嗎?」
係香港,性工作者都先由「做雞/做鴨」美其名為「援助交際」,再進化做「兼職女友/男友」;係屋企果個菲、印、泰籍傭人已經去奴化要稱之為「家務助理」;幫美資公司賣電話、電腦既叫做「genius」;而街市豬肉佬都變身為「豬肉切割員」咯…
作為政府由八十年代開始已經重點宣傳為「出路好、收入高」既建造業,又點可以唔跟潮流呢?地盤佬都係時候應該全面改名,去吸引新人入行喇。
如果呢條橋行得通,之後就可以輪到同樣出晒名長期有工無人做既飲食業、潔淨業同其他厭惡性行業,個title要幾「專業」就可以吹噓到有幾「專業」。反正改個名係零成本,唔涉及額外開支,上至一眾官僚,下至良心顧主(如張宇人之流)一定唔會反對。到時四百萬勞動人口,個個唔係做乜乜師,就係做物物家,一街都「專業人士」,仲邊會有窮人?樓價仲唔繼續全球gogogo?
伸延閱讀:
https://hk.lifestyle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realtime/article/20171126/57499820
(2017–11–27)
傳送門:西米Go昔日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