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第二十六回:出走前要諗的三件事

80後出走德國去讀書系列

西米, Go!
3 min readAug 16, 2020
“Berlin is poor, but Sexy.” — by Berlin’s Mayor Klaus Wowereit

近呢個月香港立立亂,自然多左網友私訊,問我過黎歐洲讀書、工作、長住……有咩需要注意。籍此機會,係度分享個人既睇法。我諗到咩就寫咩,希望唔會太亂。

一、

好多人諗移民 — 去歐洲又好、北美又好、大洋洲都好 — 都只會諗去邊個國家好。絕少人會進一步思考去邊個城市。

城市係由一群人組成。既然每一群人都有自己個性,佢地所組成既「城市」,自然有佢既個性、文化同特色。就算係同一個國家,各地生活模式可以好唔同。以德國為例,慕尼黑有好多跨國企業、法蘭克福以金融業為主、柏林就係IT同初創公司集中地。同樣,係其他國家(如英國、美國)都一樣,所以,大家唔好揀完國家就算,要多了解邊個地方更適合自己。

我當初主力搵柏林既工,因為鍾情於佢「Poor, but sexy」(註一)。加上柏林既IT/startup公司,對應徵者既德文無咩要求,岩晒我呢D外國人(只可惜,這些機會並不是我的,最後係柏林都搵唔到工)。大家如果想了解柏林有咩咁唔同﹐可以去Youtube 搜尋短片「Berlin: 9 reasons why the German capital city isn’t very German at all | Meet the Germans」。而點解我想係柏林返工呢?就可以參考「A Day in the Life of a SoundCloud Developer in Berlin | DevCities」。先此聲明,我都想,但我唔係software developer。(點解?因為software developer係柏林好吃香,係武漢肺炎爆發前,隨時可以有幾個job offer係手。)

二、

另一樣要注意既,係歐洲既冬天。大家唔好以為好小事,呢度既冬天相信會對好多香港人做成生活困難。「天氣凍」再加上「日照短」,長居亞熱帶南方人既心理健康一定會受影響。而呢個影響,並唔會因為你住得耐而習慣。有睇開本系列文章既朋友,可能有印象,其中有一回講我都suffer過。所以,唔好剩係諗搵唔搵到工,仲要諗埋你可唔可以係如此環境生活落去先得。

三、

最後,亦係最現實既問題,就係「人工」。人在異鄉,你要預左難以係短期內搵得番你而家係香港逗緊既人工。一黎外國稅率同其他扣減(例如各類強制保險、退休供款)比香港高好多;二黎外國公司,唔會完全承認你係香港既工作經驗;加上你又唔係本地人,所以人工一定會少左(係香港先咁奇怪,外籍員工總比本地人高人工、多福利)。如果你驚搵唔番而家咁高人工的話,我可以話你知,你既憂慮通常/多數會成真。所以,諗住離開香港前,要預計去到呢邊將會搵少左,少左既錢又夠唔夠你生活?你又接唔接受到?

第二十三回提過,公司原先要我去另一個國家報到,只係呢幾個月全個歐洲爆發武漢肺炎而暫緩。而家疫情叫做好番D,當地移民局重新運作,開始處理我既工作簽證申請。因此,「#80後出走德國去讀書系列」好快就會完結,之後會仲寫唔寫?仲未諗……

註:

1. 〈Why is Berlin “Poor, but Sexy”?〉,DW

(2020–8–16)

傳送門:〈80後出走德國去讀書〉系列

傳送門: 西米Go短評 #001–100#101–200#201–300

傳送門:每日一字:A Thuggish Regime

--

--

西米, Go!
西米, Go!

Written by 西米, Go!

西米,香港土生土長八十後。鐘意寫文多過selfie;鐘意睇字多過睇圖。夢想有一日搵夠水腳,出走到文明之地,是為「西米,Go!」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