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,於旗下免費報紙am730寫既〈C觀點〉,係我最喜愛報紙專欄之一。施老闆呢種乘著房地產大泡沫而上岸既愛國愛黨商人,諗野堅離地得黎,總帶著十二分厚顏同無恥,其觀點永遠都咁趣味盎然。例如,前幾日果篇〈為香港的下一代擔心〉咁(註一)……
與(做投行的)朋友談起,他說他很為香港年輕人擔心,因為他們的同業近年已甚少聘用香港人。一個原因是他們在試用期間缺乏突出的表現,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知道做投行很辛苦,而且競爭激烈,所以不想去接受挑戰。以至近年來應聘的本地新一代也少了。
投資銀行從來都係富二代、官二代既搖籃。有名有姓既城中權貴下一代,畢業之後第一份工十居其九都揀投資銀行,仲要係外資果隻。佢地之所以肯去做associate,美其名叫學野,其實只是幫CV鍍金。對於衣食無憂既二世祖黎講,呢份工既辛苦,人工又唔係高,所以無一個做得長。兩三年後,就會做回自己,各自返去家族企業幫daddy手,做其太子爺/太子女去。
點解呢班人唔係特別叻,亦無心係度長做,投行都照聘用呢?我唔直接答你,用例子答:
- 方方,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、前摩根大通亞洲區副主席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CEO。2014年被廉政公署調查,涉嫌代表摩根大通不當聘用中國政府官員子女獲得生意,調查後並未立案。2017年,就Sons and Daughters Hiring Program(註二),美國聯儲局對摩根大通兩名前高層作出處罰,終身禁止佢地從事銀行業。方方係其中一個,並要繳交100萬美元罰款。
- 梁嘉彰,摩根大通證券董事總經理。2019年5月遭廉政公署落案起訴,指佢涉嫌賄賂嘉里物流主席洪敬南,聘請主席個仔洪任毅於該行任職,以換取嘉里物流IPO「優待」該行(註三)。
於「識人好過識字」既職場,以上例子只係冰山一角。自十幾年前中國富起來開始,投資銀行既生意越黎越依靠中國,佢地亦越請越多普通話人。原因只有一個,guanxi而已。
朋友說,他工作的商業大廈,進駐了多間外資銀行,平時在電梯裏碰口碰面的都是講普通話的人,香港人已愈來愈少。……近年上位的,都是經過競爭考驗的。
做服務業既,D客邊度黎,咪請返邊度人去serve佢囉,同聲同氣嘛。美國警局,夠編排華人係唐人街當差;中西部原住民地區,夠請返印第安人做sheriff啦。唔通憑此,你就話白人唔夠競爭力,做唔掂警察咩。
香港的年輕人……上進心卻大不如前。朋友說,他入行時,很樂意加班,因為加班可以顯示公司在用他,他會盡量做好工作去證明公司並沒有用錯他。但近年,一過了四點半,他已不敢發放工作給香港人去做。他曾被下屬提點,不要這麼遲才發放工作給他做,他不敢保證工作一定可以在當天完成。有些人即使沒有口出怨言,但亦會面有難色。那他很自然會找一些願意加班的人來安排工作。將來誰有機會升職,答案已寫在牆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