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過埋今日,各位九十後將陸續步入三十之年;八十後既朋友仲慘,都要成為「四字頭」大叔大嬸了。
你們結婚了嗎、買樓了嗎、生仔了嗎?有拜拜肉了嗎?出現地中海了嗎?如果人生有八十年命,你們已經過了一半,過左既仲要係最開心既一半:無論水嫩、白滑、緊緻;定係活力、體力、一晚七次……will be gone, forever。
趁仲有時間,讓深澤七郎帶領我們,去重溫那即將逝去的青春。
深澤七郎(1914–1987),日本作家,為人熟悉作品係 《楢山節考》:
「傳說古時日本,有條好窮好窮既鄉村。佢地有個規矩:村民凡年滿七十歲,必須離村,由家人孭上「楢山」,由得佢係荒山野嶺自生自滅。呢個「棄老」傳統既背後原因,係因為條村太山卡拉,長年糧食不足,村民唔夠食。老人去到七十歲,缺乏競爭力/生產力,只會白食白住,係一個負累。所以,掉左佢地最合符成條村既整體利益。」
深澤san除左寫小說,原來仲曾經係七十年代初化身做「人生導師」。佢係一本雜誌有個專欄,解答讀者人生問題。係果個年代,作家好興Q and A 形式同讀者交流,香港班才子才女,好多當年都有寫乜乜物物「信箱」。
迷途羔羊不分年紀,但肯問人既,總係十幾二十歲果班。年輕人既煩惱,來來去去咪又係果幾味。No offence,but離唔開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feel 。佢地一係為情而煩、一係搵唔到人生路向。 深澤san班fans都唔例外,所以,當年佢呢本「心靈雞湯」,就算四十年後既今日讀起黎都唔會覺得out。
(「大人」唔係無煩惱,只係一個人去到咁上下年紀,煩親都係實際野居多,就算問人都幫唔到咩手。加上,礙於面子,佢地心靈上有失落亦難於啟齒。尤其亞洲人思想保守,多數收收埋埋,連屋企人都多唔願意share,又點會同唔相唔識既KOL傾訴。)
以下,節錄自深澤七郎〈人間滅亡的人生案内〉,希望大家讀完之後,能夠稍稍釋懷,可以開心咁迎接未來:
Q: 我係一個藍領,放工之後,就算見到女裝衫鈕我都會當成螺絲,下意識想「轉」下佢。
(呢位朋友覺得生活苦悶無趣,就算見到女人,個腦都只會諗聯想起返工「擰螺絲」既工作。)
A:「工作係為左搵食,只要有糧出就好。『工作』同『人生』毫無關聯。工作只係搵食既手段。係工餘時間,思考自己想思考既野,做自己想做既野就好。我鼓勵你多做呢D事,要為自己而做。」
Q: 我性能力明顯衰退,無法「扑野」。
A:「性行為」耗費精力,性能力衰退可以讓你生活變得安樂。
Q:我天生厭惡人類,適應唔到群居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