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【你知道嗎?】1922年,香港發生過一件大事

西米, Go!
4 min readAug 29, 2019

--

面對香港持續不斷既逆權運動,林鄭同幕後操縱既政權花招盡出:由口講「戒嚴」、出「出解放軍」;到真係搵刀手斬人、隨意控告圍觀市民……目的只有一個 ,就係靠嚇

呢幾日,佢地又放風,話要出動〈緊急法〉(註一)。類似條例,好多國家都有,通常叫「緊急狀態令」,人地係等到打仗、恐怖襲擊、N年一遇天災先用。我地車呔都唔見有燒過一條,就叫晒「緊急」喇,都唔知班高官驚乜野。Anyway,原因從來都唔重要,我地睇結果。結果就係,特首可以制定任何佢認為合乎公眾利益既法例。你無睇錯,係「任何」,即係乜都得,無限權力!到時林鄭市長只需啪一下手指,反中亂港既廢青又好、滯留本港既中國貪官土豪都好,瞬間拉人封艇兼抄家。Yeah!

咁屈機既招數,香港政府咁多年黎只用過兩次。上一次係「六七暴動」,詳情可以問返家中長輩,在此不贅。另一次呢,就要數到1922年,亦即係〈緊急情況規例條例〉出世果年。究竟當時香港發生咩事,要逼使殖民地政府要制定絕招呢?

答案就係:「海員大罷工」。

話說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,兩大英資船公司 — 渣甸同太古 — 又唔肯加人工畀華籍海員。(「又」,唔係第一次架喇!)國父孫中山先生有份成立既「海員工會」決定反檯,發動大罷工。為左鼓勵手停口停既手足參予,工會派錢。邊個願意「暫緩返工」既,就有生活津貼,逐日計。短短一個星期就有六千幾人參加。其他英資船公司海員、碼頭工人、煤炭工人不分化、不割蓆,相繼響應,罷工人數去到三萬幾。

連小學生都知,香港開埠以黎就係一個轉口港,轉口即係貿易。一百年前,對外貿易全靠海路。工人雖然揸住航運呢個「春袋」,癱瘓全港經濟;不過,當時英資洋行同殖民地政府都企到好硬,唔肯讓步。時任港督司徒拔決定「以武制亂」,落戒嚴令、查封「海員工會」、派英軍拆工會招牌(真係拆走塊招牌)。誰不知此舉刺激更多行業既工會加入,罷工人數飆到十幾萬。

要知道,1920年代香港人口只得六十幾萬,有超過兩成人(如果只計勞動人口唔止兩成)罷工係非常大件事。港府同船公司嘗試「搭建溝通平台」,透過中間人(e.g.東華醫院總理)同工人「對話」,不過失敗。佢地唯有一邊叫英軍揸天星小輪維持交通,一邊搵外勞維持市面。同一時間,工人將行動升級,阻止廣東運糧食黎香港。

呢班工人一窮二白,可以話 「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」,唔怕攬炒。亦唔似得白人同高等華人,要靠本地工商業維生。工人係香港無野撈,大不了去廣州搵食,再唔係返鄉下耕田。因此,政府下令停駛九廣鐵路,阻止工人搵後路。

果個年代,中華大地戰亂頻頻,穿州過省走難係家常便飯。無火車搭,就用腳行架啦。當人群途經沙田果陣,有個鬼佬警司開槍,呯呯呯,工人三死八傷。今鋪大鑊,連和理非都connect埋,民憤大爆發,局勢收唔到科。

--

--

西米, Go!
西米, Go!

Written by 西米, Go!

西米,香港土生土長八十後。鐘意寫文多過selfie;鐘意睇字多過睇圖。夢想有一日搵夠水腳,出走到文明之地,是為「西米,Go!」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