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我係本地大學畢業之後四年,Simon幾經轉折,亦係澳洲大學畢業。
佢讀BBA,唔係Go8(註),仲要extend左兩年。回流返黎香港,搵左幾個月,都遇唔到岩心水既工。後黎佢daddy搭路,幫佢係一間美資大行度搵到一份文職。薪酬福利,好過唔少本地三大既畢業生。
大家都係中環返工,雖然各有各忙,但間唔中我地都有約食lunch、又或者Happy Friday去Soho飲野吹水、放假都會組隊玩World of Warcraft。
無論幾好兄弟都好,人大左,尤其出黎做野之後,難免會互相比較。
我比Simon早四年出身,當時人工已經高過佢一截,但係為左迎合香港辦公室文化(i.e. 扮忙、鬥OT、遲過上司放工),我好早已經搬左出黎自己住。自己一頭家,一闊三大,仲要畀家用,開支唔少。反觀Simon無乜負擔,份糧完完全全用黎食買玩同去旅行。所以,佢既生活水平,反過黎高我一截。
無計,「識投胎都係一種能力黎」,每一次,我都咁樣安慰自己。而我相信,「好仔不論爺田地」,自己搵返黎既錢,先至馨香。
#西米Go講故
註:
Go8 = The Group of Eight, 澳洲八校聯盟,又稱澳洲八大名校,普遍公認為澳洲版Ivy League,享有澳洲政府將近七成教育和研究預算。
(2018–6–9)
傳送門:西米Go昔日文章2019